当前位置:首页 > 驻军风采

第74集团军的历史沿革

第74集团军各旅沿革

2017年4月18日,以陆军第42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陆军第74集团军。隶属南部战区.新组建的第73集团军汇聚了合成第1,16,125,132,154,163旅;陆航第74旅;炮兵第74旅;防空第74旅;特战第74旅;工化第74旅;勤务支援第74旅众多的英雄劲旅

第74集团军最早的前身可追溯至1939年组建的以北方籍抗大学员及部分原中国工农红军指战员为骨干组建八路军第24旅,马骥任旅长,何善远任政委,程子华副旅长兼参谋长。在百团大战中马骥受伤,暂由程子华代24旅长。1945年8月16日,八路军第24旅开赴中国东北,于8月23日抵达原奉天省(今辽宁省)清原县大孤家子镇,8月24日进驻四平。这是八路军进入中国东北的首支正规部队。1946年初,东北人民自治军改成东北民主联军,八路军第二十四旅改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五纵队(是各野战军中唯一的第5纵队)。隶属晋察冀军区.1947年10月,第五纵队将149团升编为24旅、150团升编为23旅、151骑兵团升编为22旅。隶属晋察冀军区.1948年3月31日,第五纵队的三个旅分别与辽东军区独立第1,2,3师[1946年5月,以辽南军区警卫营、庄河保安团、安东军区保安1团、辽宁军区警卫1团和延安炮校调进的一部分干部合编组建辽东军区独立第1师;8月,以通化支队、靖宇支队、山东和华中挺进东北部队一部合编组建独立第2师;1947年11月,以安东保安司令部、辽宁军区第3分区基干1团、第4分区独立1团、安东保安第3团合编组建独立第3师]升编为第13师、第14师、第15师.隶属东北军区.司令员万毅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兴元副司令员吴瑞林副政治委员唐凯副参谋长罗文政治部副主任郭成柱。第13师,师长徐国夫政治委员李辉参谋长金振钟;第14师,师长彭龙飞政治委员丁国钰政治部主任罗文华;第15师师长王振祥政治委员何善远政治部主任车学藻.1948年11月8日,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进驻义县地区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42军,13,14,15师分别改成第124、125、126;155师(前身是1948年1月在黑龙江克山县由龙江军区警卫第1、2、3团、嫩江军区独立第3团组成的东北野战军独立第9师),军长万毅政治委员刘兴元副军长吴瑞林副政治委员唐凯参谋长缺(后廖仲符)政治部主任郭成柱;第124师师长徐国夫政治委员李辉副师长翟毅东参谋长苏克之政 治部主任胡寅;第125师师长彭龙飞政治委员丁国钰参谋长茹夫一政治部主任赵炳辛;第126师师长王振祥政治委员何善远参谋长杜荣民政治部主任车学藻;第155师师长廖仲符政治委员钟民副师长罗文华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谭文邦参谋长冉泽.在进军中南时,42军没有过长江,是整个第四野战军中唯一没有渡过长江的部队,一直在河南剿匪。

1950年2月,42军奉调东北,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准备集体转业,从事农垦。 4月初,第42军军部率第124 、第125、第126师进驻黑龙江省.此时第42军军长吴瑞林政治委员周彪副军长胡继成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郭成柱参谋长廖仲符。第124师代师长苏克之政治委员卢维新副师长兼参谋长肖剑飞政治部主任唐从烈第125 师代师长王道全政治委员谭文邦副师长兼参谋长茹夫一政治部主任王淮湘第126师师长黄经耀政治委员车学藻副政治委员李道之参谋长周黎。

1950年2月28日,在湖南省湘潭以第42军155师师部改为炮兵第8师师部。拨归中南军区运输司令部建制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时,42军是当时东北地区唯一的战斗机动部队,被编入13兵团的志愿军第一批入朝部队。1950年10月16日42军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秘密入朝,比其他兄弟军早了3天。

1952年11月,42军奉命回国,12月5日,部队抵粤西,军直进驻湛江、第124师进驻廉江、第125师进驻茂名、第126师进驻海康等地布防,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番号,归中南军区建制领导。1953年1月,移驻广东惠阳区镇隆镇1955年2月11日,中南军区改称广州军区 第42军隶属广州军区。1964年8月撤消125师建制,师机关和373团、378团机关调广西田阳组建广州军区边防师,373团和378团部队调往广东省军区。1964年10月,海南军区128师(前身是1945年9月以山东渤海军区直属团和部分军分区基干武装组建的山东军区第7师)改归陆军第42军建制。1968年9月,广东省军区独立第1师(前身是1966年9月,师部以广州军区炮兵射击场为基础,部队以广东省军区12个独立步兵营合编组成)转隶陆军第42军,改为陆军第125师。128师归建重建的陆军第43军。1969年12月,陆军第42军代管广州军区陆军第142,143师。1977年3月,142师撤消番号,部队并入广东省军区独立师。1978年11月,143师撤消番号和建制。在1980年代整编时,军委确定第42集团军简编乙类军。

1985年10月,陆军第42军改编为第42集团军(原代号为53200部队,后代号改为75200部队),辖南方摩托化步兵第124师、南方乙种步兵第126师和原属第55军(55军撤消番号)的南方摩托化步兵第163师(前身是1947年10月组建的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3师。该师步兵第487团的最早前身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红一团”),并编入炮兵第1师(前身是1948年5月在赤峰组建冀察热辽军区炮兵旅;《志愿军战歌》的歌词便出自该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坦克旅和高炮旅。原第125师撤销。1986年10月,按照总参谋部颁发的南方集团军《步兵师(教导师》编制表(草案)》,由步兵126师改为教导126师。1993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从163师抽调4个步兵营(其中487团2个、488团、489团各一个营)、487团机关,加上第41集团军“塔山英雄团”一部分,组成驻港步兵旅。1996年,中央军委从战略上考虑,重新按甲类军装备第42集团军1996年10月126师改隶武警部队,改称武警第126师.1998年8月后,坦克旅改编为装甲旅,高炮旅改编为防空旅,步兵第163师第489团与原坦克第七师一个团合编为师装甲团,步兵第124师一个步兵团改编为装甲团。2000年底,第124师开始改建为两栖机械化步兵师。2016年,陆军第42集团军转隶南部战区。2017年4月18日,以陆军第42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第74集团军。军部驻地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

合成第1旅[第1集团军1师1团]

1团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第9师,师长段德昌,政治委员陈培萌1934年10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第6师,师长钟炳然,政委廖汉生19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团长王尚荣 副团长顿星云 政训处主任黄延卿1939年4月编入新组建的120师独立第2旅仍为第716团,团 长 黄新廷 政治委员 金如柏 副政治委员 黄新义 参谋长 王绍南 政治处主任 颜金生同年9月改称120师第358旅716团,1943年6月随所在旅调赴陕甘宁,1945年7月随所在旅编入新组建的晋绥野战军为第358旅716团,团 长 张树芝 政治委员 颜金生参谋长 张捷九 政治处主任 陈 浩 1946年11月随所在旅编入晋绥军区第1纵队仍为第358旅716团,1947年2月随所在纵队调入西北野战兵团仍为第1纵队358旅716团,同年7月底改称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358旅716团,1949年2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1师3团。1998年9月,第1师原第1团撤销,以第3团为主改编为机步第1团

合成第16旅(42集团军装甲16旅)

合成第125旅(第20集团军装甲13旅)

1945年11月,胶东军区招远独立营及鲁南军区第8师两个营的班以上干部与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第58团和由延安、晋察冀派来的部分干部与山东军区第6师的1个连并补充新兵组成的辽宁保安第3旅第9团合编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通化支队。刘西元任支队长1946年2月,为纪念杨靖宇烈士,原辽东军区通化支队改为杨靖宇支队,归东满军区通化军区建制。刘西元任支队长兼政治委员谢凤山任副政治委员。7月,杨靖宇支队改为辽宁军区独立第2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刘西元副师长阎志祥。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丁国钰参谋长肖夫一.11月,辽宁军区独立第2师奉命撤消,师部整编为辽宁军区前线指挥所。1947年9月,辽东军区决定,重建辽宁军区独立第2师(也称辽东军区独立第2师),师部由辽宁军区前线指挥所改称。副师长阎志祥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丁国钰.1948年3月31日,辽宁军区独立第2师改番号为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第14师。师长彭龙飞政治委员丁国钰政治部主任罗文华11月8日,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第14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第125师,师长彭龙飞政治委员丁国钰参谋长茹夫一政治部主任赵炳辛。1950年10月19日,125师赴朝参战。代师长王道全政治委员谭文邦副师长兼参谋长茹夫一政治部主任王淮湘.1952年11月7日回国驻茂名。1964年10月该师撤消建制,125师机关调广西百色地区田阳组建广州军区边防师,师部驻百色地区田阳县。1965年初,师部迁田东县。1967年2月广州军区边防师改称陆军第220师,归陆军第55军建制。1969年9月18日,220师拨归重建的陆军第43军,改番号为陆军第129师,随即进驻贵州省贵阳市执行“三支两军”任务。1973年2月移防河南南阳,回归43军建制。1985年10月,43军再次撤消.43军129师师部和坦克第11师44团合编组建为陆军第54集团军坦克旅。1998年9月,陆军第54集团军坦克旅改为陆军第20集团军装甲13旅。 2017年4月,改为陆军第74集团军合成第125旅。


合成第132旅(44军132师海南省军区摩步132旅)

1947年3月4日上午在昂昂溪,由原新四军第3师特务第一团(原师特务团1944年11月组成,“刺刀见红连”为新四军第3师特务团1连)、特务第二团(原淮安独立团)和刚组建不久的嫩江军区警卫团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吴富善。4月改称辽吉纵队独立3师,1947年5月编入新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野战军为第3师,同年8月15日,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21师,师长李化民,政治委员朱民亲,参谋长王萱春,政治部主任程世清,1948年1月1日改称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21师,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第132师,师长李化民,政治委员朱民亲,副师长王萱春,参谋长杨骥,政治部主任程世清。1952年10月,44军番号撤消,11月,132师调归海南军区兼第43军建制。1961年8月称海南军区陆军第132师。1985年整编为广州军区步兵第132师,执行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归海南军区领导。 2003年体制编制调整,该师缩编为步兵第132旅(75560部队).2017年7月,海南省军区摩步132旅改称为第74集团军合成第132旅

合成第154旅

合成第163旅(第42集团军步兵第163师)

1947年10月,热辽军分区一部与乌丹军分区部队合编组成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3师,师长周仁杰,政治委员陈文彪。1948年3月改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第33师。师长周仁杰(兼),政治委员陈文彪,副师长兼参谋长何廷一,政治部主任吴彪;1948年11月由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33师与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8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144师,师长由副军长周仁杰兼任,政治委员钟文法。副师长陈炎春,参谋长夏新民,政治部主任吴彪,该师是东北野战军第一个改换全军统一番号的师,1950年11月,第144师免兼瑞金军分区,调往粤北。1952年3月改称第21兵团第144师。1952年10月8日,第21兵团番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5军,144师番号不变。1970年1月,改番号为陆军第163师。1985年10月,55军撤消番号,163师整编为陆军第42集团军步兵第163师,执行南方摩托化步兵师编制。2017年7月,改称为第74集团军合成第163旅

特战第74旅[广州军区特种大队]

1988年,解放军组建最早的第一支特种部队--广州军区特种兵大队。2017年7月,改称为第74集团军特战第74旅

陆航第74旅[陆航6旅]

炮兵第74旅[42集团军炮兵旅]

1948年5月在赤峰组建冀察热辽军区炮兵旅(又称热河炮兵旅),隶属于冀察热辽军区。1948年11月25日热河炮兵旅机关和直属队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炮兵第一指挥所,隶属于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1949年1月11日在天津桐柏镇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炮兵1师,师长彭景文,3月7日东北野战军炮兵1师,隶属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改称第四野战军炮兵第1师,4月20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1师,1950年10月8日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1师,10月23日从安东入朝,1951年6月回国改装整训,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1师番号,师部驻地长春,8月13日炮兵1师归东北军区炮兵司令部领导。1952年5月9日炮兵1师再次入朝。入朝后改称志愿军炮兵1师,1957年2月6日炮兵1师与炮兵5师[53035部队]换防,由朝鲜回国进驻广东省曲江,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1师,番号为7030部队,归广州军区建制。70年代后期改番号为53802部队。1985年,炮兵第一师调入42集团军建制。2013年炮兵第一师改编为炮兵旅2017年7月,改称为第74集团军炮兵第74旅

防空第74旅[42集团军防空旅]

1985年由陆军第42军改编为第42集团军,并编入高炮旅。1998年42军高炮旅改编为42军防空旅。2017年7月,改称为第74集团军防空第74旅.

工程防化第74旅

勤务支援第74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