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防教育动态

追忆铁血青春 难忘峥嵘岁月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70年前的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国家安宁,也打出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惠州日报记者采访了3位生活在惠州的抗美援朝老战士,聆听他们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回顾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激励我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新时代继续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摄

  成良臣

  15岁“娃娃兵”每天 从死神手里抢救战友

  10月23日上午,正在收看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成良臣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枚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祖国没有忘记我们!”手捧这枚金灿灿的纪念章,老人的思绪又回到了70年前出国作战那段刻骨铭心的烽火岁月。

  14岁初中生跟着解放军参军入伍

  成良臣1935年7月7日生于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1949年万县解放后,正在读初中的成良臣跟着解放军离开了四川,一路北上到了黑龙江,随部队投入到开荒生产中。

  “我当时才14岁,正在上初中,是铁了心跟着部队走的。”说起自己的从军故事,成良臣凝重的眼神中放出些许童年的星光。他说,由于自己当时还是个娃娃,解放军原本是不要他跟着队伍一起走的,看到他意志坚决一路跟随,又是个孩子,就只好把他带到了东北。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成良臣所在部队即刻从生产状态转入临战训练状态。由于年纪小,部队把成良臣安排到了卫生队,临时对他们进行了伤员包扎、搬运、止血等战场救护常识的紧急培训,同时还对所有卫生员进行射击、手榴弹投掷、掩护躲避等战场应急处理的紧急训练。

  1950年10月,来到朝鲜后,刚满15岁的成良臣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42军124师371团的一名卫生员。虽然只是战场后方的卫生员,但成良臣自此每天穿梭在阵地和后方,从死神手里抢救自己战友的生命。如今70年过去了,那段烽火岁月,已经成了成良臣刻骨铭心的记忆,一辈子难以忘怀。

  想起老兵牺牲前的嘱托热泪盈眶

  “在战场上,我们的干部,我们的党员,我们的老同志个个都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把生的希望留给同志,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提起那一段峥嵘岁月,成良臣感慨道。

  “小成、小向,你们以后要注意飞机噢。”70年过去了,如今已经85岁高龄的成良臣回忆起小组长周志德的这句嘱托,依旧热泪盈眶。他说自己所在卫生队的小组长周志德是河南安阳人。在一次抢救伤员的战斗中,不幸被敌军飞机空投的炸弹砸中,造成全身95%的烧伤。当战友们找到周志德的时候,大家几乎认不出他了。

  抢救时,躺在担架上的周志德对担架员说:“把小成和小向叫过来。”小向是成良臣的队友,全名向德明,年仅14岁。在两位年幼的战友来到担架面前的时候,周志德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对他们说:“小成、小向,你们以后要注意飞机噢。”话音刚落就牺牲了。

  “组长是放心不下我们这两个‘娃娃兵’呀!”70年后的今天,白发苍苍的成良臣回忆起组长的这句话,依旧热泪盈眶。他哽咽着对记者说:“组长身受重伤依然放心不下队伍里最年幼的两个孩子,这怎能不让我流泪?”

  “我那时候年纪小,个子也瘦小,上山爬不动了,就拽着马尾巴走;下山的时候倒是好,漫山遍野冰天雪地,我们几个年纪小的就折几支树枝垫在屁股下面坐在雪上滑下去。”成良臣说,在朝鲜战场的日子里,志愿军战士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时刻提心吊胆防备敌人偷袭,很多时候,大家只能靠这种小把戏找找乐子。

  黄草岭战役中目睹战友相继牺牲

  “那位比我还小一岁的战友小向,没能和我一起回国,被炮弹击中牺牲在战场上了。”回忆起自己在卫生组的战友,成良臣老泪纵横。他说,当年和他同一班去朝鲜的志愿军有12人,回国时,只剩3人。包括组长周志德和年纪最小的战友向德明在内的9名战友,全部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小向的牺牲很惨的,要不是年纪太小,没有力气,他可能就不会牺牲。”成良臣说,在一次战役中,向德明拼尽全力将受伤的伤员推过一道土坡后,自己因为年纪小没有力气爬过那道土坡而被飞来的炮弹击中,倒在了血泊里,牺牲时年仅14岁。

  “我们组还能回来3个,算是很不错了。”成良臣感慨道,在战场最前沿,牺牲最惨烈的是步兵连,在黄草岭战役中,他亲眼目睹了一个个战友相继牺牲的惨烈情景。

  “我们如今的和平,是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打下来的。”成良臣说。

史料图片由马春玉提供

  覃作彬

  “战争很残酷,和平很珍贵”

  覃作彬,1928年12月生,四川达县人,高中时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42军入朝作战,先后在部队机关秘书处、宣传处任职,1953年回国后随部队来到惠州,一直在此工作生活。他曾骑着自行车在异国战场开展战地采访,拍摄了一些照片,撰写了一些文章,老人至今还保留有部分珍贵资料。在位于惠城区黄塘路一巷的老人住宅里,记者看到了这些资料,也了解到了背后的一些故事。

  两次与炸弹擦肩而过

  刚解放时,部队大部分战士文化程度较低,为适应军事训练需要,在训练中设置了文化课程,为此特意从地方招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年轻人,尤其是学校教员和学生。覃作彬就是这样的应征人员之一,他读过高中,在战友们当中算是有文化的,后来成了部队机关工作人员。

  覃作彬所在的部队是最早进入朝鲜的部队之一。敌人为了阻止我志愿军的前进步伐,派出了大批飞机实施轮番轰炸。“很多时候,就是追在人屁股后面放机关炮或用机关枪扫射,战士们随时都有可能流血牺牲。”覃作彬回忆道,每当敌机来轰炸,他和战友或躲到防空洞中,或就近寻找掩体,但敌机轰炸实在太频繁,有时无法躲避。在他的记忆中,就有两次与炸弹擦肩而过的危险经历。

  “一次是在汽车上,车子走着走着,突然‘轰’的一声,一颗炸弹就在旁边响了。”覃作彬说,当时只觉得两耳一阵轰鸣,差点晕了过去,回头再看看路边炸出的大坑,还在不断冒着黑烟,还好人员和车辆没有大碍,又继续往前赶。

  “一次是在防空洞,敌人发现后疯狂地轰炸,炸弹像雨点一样下,我们只好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轰炸过后,覃作彬发现身边的战友有的受伤了,有的牺牲了,“看到那样的场面,心里真不是滋味。”他喃喃地说,“两次与炸弹擦肩而过……”

  当时,战争已经打得非常惨烈,志愿军的作战特别艰苦,付出的牺牲也不少。“经常看到战士们蹲在战壕里饿得嚼草根,渴得抓雪吃。”覃作彬说,敌军抓住我军没有制空权的弱点,肆无忌惮地出动飞机炸断桥梁,破坏公路,轰炸运输物资的车辆,造成我军缺粮缺弹药。

  除了挨饿受冻,覃作彬说,他们还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流血牺牲。“记得有一次从前线采访回来,在路上发现我方部队遭到敌机轰炸,我协助把两位负伤的战友送到医院,但第二天得知他们都牺牲了。”覃作彬声音哽咽,“战争的惨烈告诉我们,和平是多么的珍贵……”

  在战地快报上撰稿鼓舞士气

  当时,在志愿军部队中,出版了许多油印小报、快报,通过宣传爱国主义,鼓舞干部战士的战斗意志。在部队机关宣传处任职的覃作彬,经常和战友通过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把每天的重要新闻记录下来,摘录到小报上,有时骑着自行车去前线采访,收集宣传素材。

  “那时候印刷条件简陋,人手也不足,从撰写内容、篆刻刻板到印刷的全部工序,我基本都参与过。”覃作彬说,当时报纸很小,一般就一张,正反面印刷,除了战地新闻,也记录着很多部队中的故事、英雄人物的事迹,不少战士也积极投稿,报纸一出来就会送到各部队,很受欢迎。

  而由于战争异常激烈,作为参战部队的机关工作人员,覃作彬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前线度过。“有时看守俘虏,有时照顾伤员,有时跟随战友寻找粮食和水……”他说,战争一打响,机关工作人员也是战士,随时都要投入战场。但是,在采访中,这位耄耋老人多次对记者说,“我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多,和战斗在前线的战友相比,我所做的工作算不了什么。”

  最令覃作彬感触的是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太惨烈了,朝鲜很多城镇、村子被敌机炸成废墟,战士、百姓死伤很多。”回忆起当年的战争场景,覃作彬感慨道。“不过,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不打胜仗,决不回国。”覃作彬说,正是凭着这样坚定的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最后我们赢得了战争的胜利,“现在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当年战友们的血没有白流,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回国后,覃作彬随部队来到惠州,并在这座城市安家,后来还参加过战争,于1979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直至退休。

  李志刚

  战场上小铁锹 当宝珍藏70年

  李志刚,1930年3月生于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四川解放前夕,读高中的李志刚找到了解放军,并于1949年11月进入解放军在万州设立的军政干部学校,后随部队辗转到黑龙江。李志刚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跟着部队赴朝作战,刚开始是战地文化工作队的一员,主要负责战地宣传、抢救伤员等工作,后编入42军126师376团9连,并担任班长,1953年回国后随部队来到惠州,在惠转业、工作直至退休。

  永远也忘不了朝鲜的“阿巴吉”

  1950年10月19日,这个日子对李志刚来说终生难忘,那天晚上,突然接到命令收拾装备准备出发。“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上了火车,摇摇晃晃中来到了朝鲜。”李志刚说,当时东北有不少敌军情报人员,加上敌机的频繁侦察,部队什么时候开赴朝鲜,是完全保密的,为增加安全性,行军开进也都选择晚上。

  进入朝鲜不到一周,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42军124师在朝鲜北部黄草岭打响了抗美援朝东线战场第一仗,“经过13个昼夜的浴血奋战,歼敌27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战略企图。”李志刚说,首战告捷,沉重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士气,也有力配合了西线作战。

  那时候开始入冬,天气日益寒冷,在环境极度恶劣、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形下,战争的艰难可想而知。“随着部队南进,碰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运输补给线经常遭到敌人的破坏,后勤保障成了最大的难题。”回忆起当时情景,李志刚特别感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和朝鲜“阿巴吉”寻找粮食的故事。

  一次,李志刚奉命带领几个战士去村子里寻找粮食,因战争的惨烈,村民有的牺牲了,有的被迫逃离,很多村子都是空无一人,三四天都没有找到一粒粮食,直到一个朝鲜老人的出现。“这位老人的两个儿子在战争中牺牲了,我们都叫他‘阿巴吉’(朝鲜语,父亲的意思)。”李志刚说,“阿巴吉”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到来激动不已,得知他们要寻找粮食,就主动提出做向导,并很快从村民地窖里找到了不少粮食。在每一个地窖,李志刚拿走粮食后都会留下这样的纸条: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借用粮食多少,战争结束后如数偿还……

  正当李志刚为找到粮食而高兴时,突然接到命令赶快回部队参加作战任务,他就委托“阿巴吉”看护好粮食,带领战士先回部队了。就在第二天来取粮食的时候,李志刚怎么也没想到,藏粮食的村子被敌人炸得满目疮痍,粮食全变成了焦炭,“阿巴吉”也躺在了血泊中,牺牲了。

  “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朝鲜‘阿巴吉’!”李志刚说,虽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那伟大的形象永远刻在了脑海中,“每次想起,心里都特别难受,眼前不时闪现那悲壮的情景。”

  “比起牺牲的战友,我感到很幸福”

  “在朝鲜战场上的每一个日夜,都让我难以忘怀。”李志刚告诉记者,在一次战斗行军中,他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呻吟声,过去一看,发现竟是自己的表弟。“这时战况警报又响了起来,十分紧急,我和战友立即把双腿被炸伤的表弟和其他几位伤员送到开往后方的车上,又投入了紧张的战斗。”李志刚说,“前些年我回成都,见到表弟一家,谈及当年的情景,兄弟俩感触万千。”

  “这个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军功章,这个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颁发的纪念章……”采访中,李志刚从抽屉中拿出一个旧布包,里面是他参加抗美援朝所获得的各种勋章、纪念章,一共6块。“我在朝鲜战场上获得过两次战功。”李志刚自豪地说。

  在卧室的一个箱底里,李志刚珍藏着一件“宝贝”——从朝鲜战场带回来的一把小铁锹。现在,老人时不时会拿出来看看,“朝鲜战争期间,挖战壕挖掩体全靠它,我一直带在身边,现在已经陪伴我走过了70年。”老人家激动地说。记者看到,小铁锹保存非常完好,锹把结实,锹头油黑发亮。而李志刚这时也兴致大起,拿起铁锹来到阳台上,向记者展示战场拼刺刀的动作,“杀!杀!”老人家声音洪亮,仿佛回到了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李志刚所在部队驻守在旁边的一个高地,为牵制住敌人,大家浴血奋战。“敌机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来轰炸,每次敌机一来,大家就藏到掩体里。”李志刚说,在敌人的轰炸封锁下,喝水成了难题。

  一次,李志刚和战友一起去寻找水源,途中突然遇到敌机轰炸,因躲闪不及,战友牺牲了。说起那些惊心动魄的场景,李志刚难掩悲痛,“比起牺牲在朝鲜的战友,我感到很幸福。”老人一直念叨着,经历过残酷战争的洗礼,他越发懂得和平来之不易。

  在朝鲜近三年时间里,李志刚记不起参加了多少次战斗,他所在的部队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全连120人,回国时只剩下了7人。”他说,虽然代价很大,但我们获得了最终胜利,意义非凡。(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李松权 实习生王靖)